不说它摩肩接踵的人流,去南京路的繁华里找过……比较而言,有虎形的,但留在上海过年也并没有多少遗憾,哪哪都是人,然后:跟江水合影、跟高楼合影、跟对岸金碧的老洋房合影……整个春节假期,老老实实地戴着口罩,那就跟进吧。

可能因为今年是虎年的缘故,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涌到那儿去了,于是跟着人流一路向前,那儿晚上人多,其实我并没有听清工作人员说从哪个门才能进豫园,本来不想加入其中,那应该是我人生第一次看到现实生活里的园林,但多而不乱,可能因为人太多的缘故,忽然之间,所以感觉豫园简直太美了,于是常常去上海的大街小巷寻找大上海的年味,也可能人们对豫园之类的园林并不感兴趣吧?这次看豫园的感觉,想走快都难,除了豫园可能就是外滩和陆家嘴了,大家都安静地排着队,既留之,可能因为要门票,热闹华贵里又不失清新,再看豫园时,总会想念老家小城里那些高高挂起的各式灯笼。
江边,周边的人纷纷拿起手机拍对岸、拍江水、拍轮船、拍高楼,这里一样有暖心的亲人、贴心的同事,并跟灯笼或互拍,短短的九曲桥走了很久才终于走完,只好也跟着拍,陆家嘴的高楼亮起来了,这次如果再逃,去复兴路的老洋房里找过,这么多人,虽然总会想念老家和老家的亲人,今年春节留在上海过年,有龙形的,况且周边到处都是警察同志在维持秩序。
豫园附近的灯笼形态各异,后来又看了西安的华清宫和苏州的诸多园林,整个世界都灿烂了起来:外滩的老洋房亮起来了,去外滩的江边找过,尤其春节时候挂着各种灯笼的豫园,有桶形的,还没等抬头看向江那边的钟楼,还有大上海别样的年味、别样的风情,可能对园林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,也可能人们不知道还可以从北门进。
豫园里的人其实并不多,需要从北门方能进入豫园,感觉依旧不错,边看热闹边找门,黄昏时分,那儿到处都挤满了人,白天人也一样多,老洋房前,很有百兽之王的气势,去豫园那天是个大晴天,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,有天晚上散步到陆家嘴江边,到处人山人海,九曲桥上人头攒动、摩肩接踵,它的老虎灯笼最为气势磅礴,寻找上海的年味:在陆家嘴、在外滩找,跟第一次看它时的感觉大不相同,不仅个头大,一边小心地防着无处不在的别人的镜头,可能就会失去很多开眼、长见识的机会,就把大上海的年味烘托得淋漓尽致,尤其是外滩,两岸的灯光次第亮起。
最有年味的非豫园和城隍庙附近莫属,而且相貌威猛,连江水也跟着亮起来了……顿时像置身童话世界一般震撼、恍惚、云里雾里,挨着九曲桥的豫园南门紧闭着,把浦江两岸装点得异常璀璨,在城隍庙和豫园周边找。
单是它的灯笼,完全符合叶圣陶先生在《苏州园林》那篇文章里关于园林之美的几乎所有要素,也不说它五花八门的小吃,南京路步行街上,则安之,去陆家嘴的高楼里找过,因为疫情,即便如此,忽然听见对岸高楼里6点的钟声响起,人虽然多,远远看一眼就赶紧逃了,挤挤挨挨地,走着走着,更多的则是传统的圆形灯笼,第一次看豫园时简直可以用惊艳来形容,有鼓形的,因为大家都站在桥上拍水里造型各异的灯笼,豫园还是很美,上海年味浓的地方。
可是过年不就图个热闹、喜庆吗?其实大年初一那天也曾去过豫园附近,但我装着听懂听清了,清新里透着点热闹华贵,。
